吉林白城5年建不起一座便民桥,郑州市却花650万给河道挂瓷砖!

日期:2023-07-11 07:44:03 来源:互联网

30+在职女性|业余写作搞副业!致力写作变现,专注写作+自我成长+经济独立!向“钱”看,向“厚”看,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!


(资料图)

近日,一条关于“郑州花34亿给河道挂瓷砖”的新闻和另一条“黄德义私建浮桥,18口人被判刑”的报道先后被送上热搜,备受大众关注!

明明是两条不搭边的新闻,为什么会先后被送上热搜,且持续发酵呢?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呢?

事件一:

黄德义私建浮桥事件:7月5日“黄德义私建浮桥,18口人被判刑”的事件被爆出!

黄德义是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瓦房镇振林村人,曾是一名教师。考虑到从振林村到安全村需要绕道70多公里,耗时3个多小时。如果有桥的话,直线距离只有二十几公里,大大节省了村民的时间,提高了耕作效率。

于是,2014年,黄德义自己花13万元在洮儿河修建了一座浮桥。黄德义让过桥村民、路人自愿交费,只为收回成本便是,却不曾想被某村民举报。

2018年10月,黄德义被当地水利局以非法建桥为由对其进行罚款并强制其拆桥。令人遗憾的是,在过去的5年中,没有人修建新的桥梁,给当地的村民造成了重大的不便和困扰。

不仅如此,2019年12月,黄德义又因建桥收费构成寻衅滋事罪,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,缓刑两年,且其17名亲属也被判刑。“修桥铺路乃是大善之举。”黄德义一家18口却被判刑,因觉委屈而上诉,却被驳回,维权格外艰难。

法与理形成对峙,事件结果与民愿违,因而引发热议。

事件二:

郑州河道刮瓷砖事件:7月6日,网传“郑州花34亿给22公里河道贴瓷砖”

经过记者实际探查,确实有给河道挂大理石砖的事情。所谓河道,实际上是人行步道,因为以前下雨淹过,所以规划贴瓷砖。

据7月10日官方报道,34亿是整个河道工程的项目款,而河道挂瓷砖项目造价是650万。

因此,网传“郑州花34亿给河道贴瓷砖”的消息虽然不太准确。但是650万元用于给河道挂瓷砖也确实让人难以接受!

对比黄德义自掏腰包搭建浮桥的便民行为,郑州花650万元给河道挂瓷砖的事情确实让民众认为劳民伤财。

综上,“黄德义私建浮桥事件”,让民众愤愤不平的原因有两点:

一是黄德义做了好事却被判刑,让网友替他委屈,大呼以后都不敢做好事了;

二是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有关部门在2018年10月强制拆除黄德义私建的浮桥后,至今仍未修建好新的桥梁。

虽有最新消息说会在今年秋收前建成新桥梁,但很多网友认为这都是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。如果“黄德义私建浮桥事件”没有被报道,秋收前还能有新桥建成吗?

另外有网友认为,就算黄德义私建的浮桥,没有向有关部门申报,属于违规建筑。桥也不是非拆不可,完全可以由相关部门补充手续,向上级部门申请改扩建,把浮桥充公,省时省力,造福百姓。可相关部门偏偏选择了拆毁,又连续5年未能建成新桥,还找了不少说辞,“桥不是说建就能建的”!这样的做法,多少有些失信于民!

另外,“郑州34亿河道挂瓷砖事件”,让民众不理解的原因也有两点:

一是河道本来要被淹,为什么还要挂瓷砖?既然要被淹,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治理水患,而不是贴瓷砖。难道说贴了瓷砖,这河道就不会被淹了吗?既然贴了瓷砖还是要被淹,那这种行为是不是现实版的拿钱打水漂呢?

二是官方的回应显得不够重视大众的观点。虽然告知了大家34亿是全部工程价款,650万才是瓷砖项目款。回应看似合理,其实有些避重就轻。

650万和34亿比起来,确实微乎其微。但是650万就不是巨资了吗?650万元足够在振林村与安全村之间修建50座浮桥了!

民,国之本。吉林省白城市与河南省郑州市相关部门办的这两件事,之所以会被送上热搜,并引起民众不满,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相关部门的做法忽视了真正的民生!#头条创作挑战赛#

以上是本期分享的《郑州市能花650万给河道挂瓷砖,吉林白城却5年建不起一座便民桥!》,自己淋过雨,所以才想为他人撑伞。你的【点赞】和【关注】我会自动翻译为喜欢!

标签:

品牌展会
全国巡演